发布时间:2025-10-17 11:26:11    次浏览
战鼓声声急,沙场秋点兵。9月中旬,云南某预备役团在玉溪某训练基地开展分队成建制训练,经过短短半个月集训,该团一营三连35人考核成绩全优。看着这出色的成绩单,该连预备役副连长、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道武装部部长奉国明心中不无得意:在改革强军大目标的激励下,他探寻的“编兵之道”正在发挥效能,用实际行动为战斗力建设贡献着一份力量。奉国明的第一个目标是连队预备役士兵复退率达到100%。复退率对于预备役连队的战斗力有多重要,奉国明心里最清楚。那是2014年8月,三连组织综合演练以检验分队成建制训练效果,平时看似训练认真扎实的预备役士兵一上演练场就犯了不少低级错误:有的“卫星过顶”不知所措,有的不会利用地形地物,有的不熟悉简易通讯信号,班组协同一片混乱……预备役官兵也要上战场,而战术素养还真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奉国明感到,要真正树起战斗力标准,当务之急是切实提高编兵整组中官兵的复退率。当时三连的复退率是52.3%,而编兵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复退军人总数是三连编制数的1.5倍。提高预备役官兵复退率的难点在哪里?经过数周走访调研,奉国明终于找到了个中缘由:一是少数复退军人担心被束缚,入队意愿不强;二是一些企业领导不支持,担心编兵后影响生产效益;三是部分复退军人不在本地工作,参训不方便。明知困难重重,但奉国明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主动上门,对复退军人、企业领导讲清相关政策要求和当前预备役部队的强军使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退伍兵郭继兴这些年独自经营烧烤摊干得风生水起,没想到当年送他参军的奉部长又来到他的烧烤摊前:“有召必回的誓言还记得不?加入预备役吧,继续为祖国站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三连预备役士兵复退率上升到85.7%,2016年更是达到了100%。奉国明的第二个目标是精准编兵,让预备役士兵回到熟悉的岗位。2015年,三连在分队成建制训练期间组织步兵班进攻战斗小比武,没想到曾服役于某部装甲步兵营的郭思宏竟然垫了底。事后郭思宏解释说,他虽然是在装甲步兵营服役,但岗位是迫击炮连的炮长。一语惊醒梦中人。奉国明举一反三,发现类似的情况比较普遍。要发挥预备役部队的最大效能,必须做到精准编兵。年初整组,奉国明要求各排排长在收集预备役官兵基本信息时,增加“专业”和“服役岗位”两栏,弄清每名复退军人的基本履历和专业特长。为全面了解掌握编兵对象的具体情况,他打起背囊,下乡镇、进企业、住营房,与编兵对象打成一片,填写了百余份预编对象信息调研表,还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完善退役人员数据库,精确到每个人的具体岗位,使得人员编组可以优中选优。“用炮!”一声令下,炮手、瞄准手迅速各就各位,人员配合默契、动作规范利落。9月14日,在分队成建制训练考核现场,回到熟悉岗位的郭思宏带领炮兵班,以无可挑剔的表现被考核组评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