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凯发AG·(中国)集团|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速?这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03    次浏览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相关数据显示,现在的GDP同比增长6.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增长是基本同步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对于居民收入增长,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2,比上年同期缩小0.01。中金网10月19日针对居民收入增长数据6.3%低于经济增速6.7%的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解释称,经济增速6.7%是按GDP的总量来计算的实际增长速度,如果考虑人口因素转化为人均GDP的话,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增长是基本同步的。此外,盛来运介绍,前三季度居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保障房建设领域等方面财政支出普遍增长在14%以上,民生事业也持续改善。我国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2015年,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推出央企负责人限薪、养老金并轨等改革,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收入增速连续2年快于GDP,并呈现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等可喜态势。1.居民收入改变了长期以来低于GDP增速的局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9—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均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4063亿元增加到63.6万亿元,年均增长9.7 %,经济增长速度分别快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2.3和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来源于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要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到个人手中。数据表明,多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未能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收入增速一直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分阶段看,2001—2014年,GDP年均增长9.8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9.2%和7.9%,增幅差距分别为0.6和1.9个百分点。其中近12年来的2001-2013年,GDP年均增长10%,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9.4%)0.6个百分点,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7.8%)2.2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快于GDP0.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相对于GDP、物价“跑”得更快,意味着居民的购买力有所增强。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当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按常住地分,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未来5年,中国将使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减少贫困,将对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贡献更大。3.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进一步收窄2015年,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是0到1之间的值,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平衡,数值越小,说明居民贫富差距越小。2008年,基尼系数曾一度上升至0.491,此后开始逐年回落,分别为: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2013年0.473,2014年0.469。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比上年有所收窄,延续了自2008年以来基尼系数不断收窄的趋势,也创出自2003年以来的新低值。基尼系数持续下降,表明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的短缺,低端劳动力工资收入不断上涨,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未来基尼系数还将保持下降趋势。4. 收入结构趋于优化收入结构趋于优化主要表现之一是农民收入增长加快。2015年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其中,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072元,比上年增长7.2%。收入结构趋于优化主要表现之二是,在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12459元、3956元、1740元、3812元;较2014年分别上涨了9.1%、6%、9.6%、11.2%。居民财产净收入及转移净收入增速快于工资性收入及经营净收入,显示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转移净收入”对应的转移支付保障对于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来说至关重要,这项增速较快也说明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多种因素使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政策因素确保了居民收入增长近年来,国家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通过大力支持扩大就业,提高劳动工资最低标准,提高退休工资,不断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水平和覆盖面,多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增产增收、优质增收、提价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使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多年较快增长。2. 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提高城乡居民保障水平,出台完善了一系列保障性制度,包括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并提供各种补贴,调高退休人员补助,扩大新农保试点覆盖面,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体系改革等等,这些都给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一个底线保障,不至于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另外,针对劳动者收入的保障,出台了更加细致的法律规定。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更重要的是提振了居民消费信心,从而带动了消费的稳定增长。3. 减轻负担,促使经营性收入增加2015年,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让广大老百姓实实在在获得了改革带来的红利。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如优化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减轻企业负担、扶持创业就业等,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5年10月15日起,国家决定降低住房转让手续费等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并延长专利年费减缴时限,此举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40亿元。此外,国家还从政策鼓励、财税支持、激励创新、企业减负等方面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专门出台了普惠性降税的措施,大大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4.创业创新增加了就业,提高了收入近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推出央企负责人限薪、养老金并轨等改革,有效地带动了创业,促进了就业。通过降低创业门槛、改善营商环境,撬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闸门,市场蕴藏的活力得到全面激发,新一轮“大众创业”的浪潮正在涌动,“万众创新”的势头正在孕育。这不仅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也随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开始显现,成为解决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原文:http://licai.shitou.com/article/15695.html了解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关注石投金融贷款官网(http://licai.shitou.com/daikuan)超高年化收益6.5%-13%理财产品,0手续费,顶级风控,第三方资金托管。全方位保证您的投资安全阳光可靠。更多活动请关注石投金融微信(stjr_stone)